首页 > 诗文 > 杨炯的诗 > 巫峡

巫峡

[唐代]:杨炯

三峡七百里,惟言巫峡长。

重岩窅不极,叠嶂凌苍苍。

绝壁横天险,莓苔烂锦章。

入夜分明见,无风波浪狂。

忠信吾所蹈,泛舟亦何伤!

可以涉砥柱,可以浮吕梁。

美人今何在?灵芝徒自芳。

山空夜猿啸,征客泪沾裳。

巫峡鉴赏

  这是一首五言【yán】古诗,作于垂拱元年(685)诗人赴【fù】梓州(今【jīn】四川三台县)任司法参军途经【jīng】巫峡时。诗人此次由太子【zǐ】詹事司直光【guāng】崇【chóng】文【wén】馆学士调出为梓州司法参军,是【shì】受从【cóng】弟【dì】杨神让附【fù】徐敬业叛【pàn】乱的牵【qiān】连,带【dài】有贬谪【zhé】的性【xìng】质,因此【cǐ】心境郁悒,沿途【tú】写下的几首山水诗都有忧【yōu】郁【yù】不平之气,而本诗是较典【diǎn】型地体【tǐ】现了作者当时的心灵活动【dòng】的一篇【piān】。

  全诗十六【liù】句,分【fèn】为两部分,前八句写所见,后八句【jù】写所思。首四句总写【xiě】巫峡的气势,先化用【yòng】古歌“巴东三峡【xiá】巫峡长【zhǎng】,猿鸣三声泪沾裳”(盛弘之《荆州记》)之意,叙述巫峡之长,然【rán】后通过对悬崖峭壁的描【miáo】绘衬托巫峡之险:岩峦重叠一望无际,层【céng】层壁立的峭崖上摩云霄(苍苍,天色,出《庄子》)。三四两句用平视和仰视的【de】角度展现了巫峡的幽深窅远和两岸【àn】峭壁的险【xiǎn】峻。郦道元《水经【jīng】注【zhù】·江水》曾这【zhè】样描写三【sān】峡:“自三峡【xiá】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【shān】,略无阙处,重岩叠嶂,隐天蔽【bì】日,自非停【tíng】午夜分,不【bú】见【jiàn】曦月”。杨【yáng】炯【jiǒng】这里【lǐ】显然是【shì】受其影响【xiǎng】的【de】,但诗人并没停留在这一【yī】般的描绘上,从第五【wǔ】句【jù】开始【shǐ】,诗人对【duì】巫峡的险状进【jìn】行了具体【tǐ】刻划。“绝壁【bì】横【héng】天险”四句应是写一处具体的险要,它横立江中,上面长满【mǎn】青【qīng】苔,就【jiù】是【shì】在夜里也看得很清楚。下面流【liú】急浪【làng】险,哪怕没风也波涛【tāo】喷【pēn】激,令人心惊【jīng】。这是【shì】诗人夜中【zhōng】乘舟途经【jīng】、给他【tā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【fāng】。看来诗【shī】人不知其地【dì】名。难以称名指实,但这么【me】一来,就使得它【tā】由实【shí】变虚【xū】,部分地超【chāo】脱了现实,带上一【yī】种【zhǒng】象征【zhēng】意义——与诗人的境遇相【xiàng】映衬【chèn】,成为仕【shì】途【tú】凶险的象征。

  诗人遭【zāo】到【dào】政治【zhì】上的打击【jī】,远贬【biǎn】殊方。此刻面对巫峡风波之险,自然就【jiù】联想到仕途的【de】凶【xiōng】险莫测,于【yú】是一连串的感触油然而【ér】生【shēng】。从第九句开【kāi】始,诗转入后半部的情【qíng】绪抒写,与前面的景物描绘构成对称的格局。“忠信”四句承上用比喻表达自己的信念:只要自【zì】己【jǐ】光明磊【lěi】落,恪【kè】守着【zhe】以【yǐ】忠事君、以信【xìn】处世的准则,象这样泛舟历险又有什【shí】么可忧【yōu】惧?“砥柱【zhù】”在河南三门峡,俗称三门山,黄河分【fèn】流包山而过,是【shì】水流极险急之处。“吕梁”即吕梁山,在山【shān】西省西部,相传大禹治水曾闢吕梁【liáng】洪通黄河。“可以涉砥柱,可以浮吕梁”两句一言其险【xiǎn】,一【yī】言其【qí】远,泛言可以行于四方,化【huà】险为【wéi】夷。诗人由行【háng】舟所历的【de】天险联想到宦【huàn】途所遭人祸【huò】,就【jiù】信笔【bǐ】借【jiè】行舟为喻,表【biǎo】达自己坚定【dìng】的信念。虚实之间,过【guò】渡【dù】巧妙自然,了无痕迹。至此为【wéi】止,诗【shī】中的【de】情调【diào】一直是开朗自【zì】信的,前途【tú】充满了希【xī】望【wàng】。然而【ér】诗人毕竟身处逆境,当走上贬谪【zhé】之途的此际【jì】,怎么可能没【méi】有一丝【sī】伤感呢,尤其【qí】是【shì】自己遭贬纯【chún】属无故株及,自不免怨愤不平。“美人”两句【jù】就表达了这种情绪。古诗中美人常用来【lái】比喻【yù】理想或君主、友人【rén】,这里是比喻君王,而以灵芝【zhī】自喻,两句【jù】意思说自己远离朝廷,空有忠贞和才干不【bú】能进用、报效。托词【cí】虽婉【wǎn】,心情却颇为激切【qiē】,诗人【rén】对【duì】自己忠而见【jiàn】疏、怀【huái】才不用【yòng】的【de】遭际深觉不平【píng】,可是又无可奈何。在这【zhè】种心【xīn】情【qíng】下【xià】,听到峡中凄【qī】厉【lì】哀绝的【de】猿啸,他不由得一【yī】阵【zhèn】伤感【gǎn】,潸然泪下了。《水经注》载:“每至【zhì】晴初霜旦,林寒【hán】涧肃【sù】,常有高猿长啸,屡引凄异,空岫传响,哀转久绝。故【gù】渔者歌曰:‘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【lèi】沾裳’。”诗人在这里将典故【gù】与现实、环境与心情融合【hé】在一起【qǐ】,构成了一个情【qíng】景交融、联想丰富的艺术境界,读【dú】来令【lìng】人对作者的【de】遭遇产生深深的同情。

  写山水而【ér】寄【jì】托【tuō】自己的【de】情思,是中国【guó】古代山水诗的一【yī】个特色【sè】。在这样的山【shān】水诗中,山水景【jǐng】物【wù】不再是单纯的观赏对象【xiàng】。而成为与作者的心境相感发相映衬的表【biǎo】现媒介【jiè】。作者寄意【yì】于山水,是【shì】为【wéi】了【le】抒发情感,因此,诗中的景【jǐng】物描【miáo】绘【huì】有时就不那么刻意【yì】求工。杨炯这【zhè】首诗就是如此,它写景雄浑开阔而【ér】不求工细,为主【zhǔ】体【tǐ】的情感活动构成了【le】恰当的背景。

杨炯简介

唐代·杨炯的简介

杨炯

杨炯(650年-692年),汉族,弘农华【huá】阴(今属陕西)人,排【pái】行第七【qī】;唐朝诗人,初唐四杰之一。显【xiǎn】庆六年(公元【yuán】661年【nián】),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【wéi】神童【tóng】,上【shàng】元【yuán】三年(676年)应制举及第,授校书郎。后又任崇【chóng】文【wén】馆学士,迁詹事、司直。垂拱元【yuán】年(685年),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【jun1】。天授元年【nián】(690年),任教于洛阳宫中【zhōng】习艺【yì】馆。如意元年【nián】(692年)秋后改【gǎi】任盈川县令,吏【lì】治【zhì】以【yǐ】严酷著称,卒于任所。因此后【hòu】人称【chēng】他【tā】为“杨盈川”。

...〔 ► 杨炯的诗(36篇)

猜你喜欢

栖云庵

宋代李纲

禅老幽栖地,云峰尺五天。江湖萦缟带,世界廓青莲。

说法三乘外,藏身万象巅。潜虬蟠不去,应听祖师禅。

长相思 其二 采花

丁澎

郎采花。妾采花。郎指阶前姊妹花。道侬强是他。

红薇花。白薇花。一树开来两样花。劝郎莫似他。

谢岩起惠支颐二首 其二

宋代韦骧

引髭聊【liáo】试【shì】颇安【ān】然,正好凭依学坐禅【chán】。儿女环观齐指笑,朱颜犹未怯【qiè】双莲【lián】。

摸鱼儿十五首 其七

清代蒋士铨

别燕云软红尘土,板舆一两轻御。梦魂先到江南岸,画取尚书词句。

红几数、待小建,花坊【fāng】碎锦亲题署。黄莺相遇,认旧【jiù】日使君,朱【zhū】陈村里,乍暖劝【quàn】农路【lù】。

漫成答远

陈振家

幽栖林下客,今日意何如。读水光阴迅,吟山世事疏。

命穷翻妒鸟,气躁漫思鱼。预种凌霄竹,居然成散樗。

和祖择之学士袁州庆丰堂十咏 其七

清代陈诜

洗竹遥山出,流泉到曲池。可怜波万顷,黾勉对沦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