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名句 > 苏轼的名句 > 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
出自宋代苏轼的《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·其二
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(蒙通:濛)
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在灿烂的阳【yáng】光照耀下,西湖水微【wēi】波粼粼【lín】,波光艳丽,看起【qǐ】来【lái】很美;雨天时【shí】,在雨幕的笼罩下,西湖周围的【de】群山迷迷茫茫,若【ruò】有【yǒu】若无,也显得非常奇妙【miào】。

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,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。

注释

湖:即杭州西湖。

潋滟(liàn yàn) :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。

方好:正是显得很美。

空濛:细雨迷茫的样子。

西子:西施,春秋时代越【yuè】国有名的美女,原名施夷光,或称 先施 ,居【jū】古【gǔ】代四【sì】大美女【nǚ】(西施【shī】、王昭君、貂蝉、杨玉【yù】环)之首。家住浣纱【shā】溪村【cūn】(在今浙江【jiāng】诸暨市【shì】)西,所以【yǐ】称为西施。

相宜:也显得十分美丽。

创作背景

  苏【sū】轼于1071年【nián】—1074年(宋【sòng】神宗熙宁【níng】四年至七年)任杭州通判,曾写下【xià】大量有关西【xī】湖景【jǐng】物的诗【shī】。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(1073年)正、二【èr】月间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陈迩冬【dōng】.苏轼诗【shī】选.北京【jīng】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84(第二版):78

2、陈邦炎 等.宋诗鉴赏辞典【diǎn】.上海:上海辞书【shū】出【chū】版社【shè】,1987:348-349

鉴赏

  这是【shì】一首赞【zàn】美西湖美景的诗【shī】。作【zuò】者畅游西湖,从早到晚,一边欣赏【shǎng】美丽的湖光山色【sè】,一【yī】边饮酒构思,意笃八极,神游万仞。于是乎写就了这首【shǒu】传诵一时【shí】的佳作【zuò】。

  诗【shī】的前两句【jù】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,也写了西湖的【de】晴雨【yǔ】时的不同【tóng】景色。“水光潋滟晴方好”描写西湖晴天【tiān】的水光: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,西【xī】湖水波荡漾,波光闪闪,十分【fèn】美丽。“山色【sè】空濛雨亦奇”描写【xiě】雨【yǔ】天的山色:在【zài】雨幕笼【lóng】罩下,西湖周围的【de】群【qún】山,迷迷茫茫,若有若【ruò】无,非常奇妙。从第一首诗可知,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【zài】西湖游宴终日,早晨阳光明艳,后【hòu】来转【zhuǎn】阴【yīn】,入暮后下起雨来。而在【zài】善于领略自然并对【duì】西湖有深厚感情的【de】诗人眼中,无论【lùn】是水是山,或晴或雨,都是美好奇妙的。从“晴【qíng】方好【hǎo】”“雨【yǔ】亦奇【qí】”这【zhè】一【yī】赞评,可以想见【jiàn】在【zài】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,也可想见【jiàn】诗【shī】人【rén】即景挥毫时【shí】的兴会及其洒脱的【de】性【xìng】格【gé】、开阔的胸怀【huái】。上【shàng】半首【shǒu】写的景是【shì】交换、对【duì】应之景,情【qíng】是广泛【fàn】、豪【háo】宕之情,情景【jǐng】交融,句间情景相对【duì】,西【xī】湖之美【měi】概写无余,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。

  诗【shī】的后【hòu】两【liǎng】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【miáo】绘【huì】湖山的晴光雨色【sè】,而是【shì】遗貌取神,只用【yòng】一个既空灵又【yòu】贴切的妙喻就【jiù】传出了【le】湖山的神韵。苏轼【shì】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【fǎ】,把西湖之美与西施之美相比,当然无可非议【yì】。但,我们知道,历史上【shàng】还【hái】有不少女子,其【qí】美与【yǔ】西施【shī】相比【bǐ】,恐【kǒng】怕也【yě】差不【bú】了多少。可苏轼为什么偏【piān】偏要选西施来比西湖呢?我【wǒ】想【xiǎng】是不是有两个原因:一是【shì】西施的家乡【xiāng】在【zài】浙江,而且离西湖不远;二是西施和西湖,都有个“西”字,这真【zhēn】是个【gè】天作【zuò】之【zhī】合。至于称西施【shī】为【wéi】西子,恐【kǒng】怕不仅【jǐn】是为了【le】尊重,还与平仄【zè】有【yǒu】关系(第三句最后一个【gè】字要求仄声【shēng】字,而“施【shī】”是【shì】平声字)。现【xiàn】在,西【xī】湖也叫西子湖,就是源于苏轼这首诗【shī】。对这个比【bǐ】喻【yù】,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:一说认为诗人“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【zǐ】,以雨天的【de】西湖比浓妆的西子”;一说认为诗人是“以晴天比浓妆,雨【yǔ】天比【bǐ】淡妆【zhuāng】”。两【liǎng】说【shuō】都【dōu】各有所见,各有【yǒu】所据。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【ér】言,这是妙【miào】手偶【ǒu】得的取神之喻,诗思偶到【dào】的【de】神【shén】来之笔【bǐ】,只是一时心与景【jǐng】会,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【zuò】为美的【de】化身的【de】西子,从西湖的【de】“晴方好”“雨亦奇”,想象西子应也是“淡【dàn】妆浓抹总相宜”,当其【qí】设【shè】喻【yù】之际、下笔【bǐ】之时【shí】,恐怕未【wèi】必拘泥【ní】于晴与雨二者,何【hé】者【zhě】指浓妆【zhuāng】,何者指淡妆。欣赏这首诗时,如果一定要【yào】使浓【nóng】妆、淡妆分【fèn】属晴、雨,可【kě】能反而有损于比【bǐ】喻的完整性【xìng】、诗思的空灵美。

苏轼简介

宋代·苏轼的简介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【shì】。汉族,四【sì】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【shì】郏县)。一生仕【shì】途坎坷,学【xué】识渊【yuān】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【shū】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【chàng】达,与【yǔ】欧【ōu】阳【yáng】修并称欧【ōu】苏,为【wéi】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【shī】清【qīng】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【bǐ】喻【yù】,艺术【shù】表现独具【jù】风格【gé】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【xīn】弃【qì】疾并称【chēng】苏辛;书法擅长【zhǎng】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【chuàng】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【fèi】、蔡襄并称【chēng】宋四家;画学文【wén】同【tóng】,论画主张神【shén】似【sì】,提倡“士人【rén】画【huà】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【dōng】坡乐府》等。

...〔 的诗(2851篇)

猜你喜欢